古典诗词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古诗词 > 导航

李白:《塞下曲六首》

发表时间:2022-07-0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诗歌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大家的童年里都阅读过诗词,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关于古诗词你知道多少?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李白:《塞下曲六首》”,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李白:《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全文赏析

李白有《塞下曲》六首。元人萧士赟云:“此《从军乐》体也。”这一组诗与其他许多初、盛唐边塞诗一样,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

【其一】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这首《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其二】

这首诗写战士们努力征战,不辞辛苦,希望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广大人民不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三】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旧唐书·李靖传》)。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

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鞍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然其言又何婉而多风也。”(《李太白全集》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其四】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开头写闺中女子想象亲人戍守边塞的情形,以此寄托思念之情。接着写女子在离愁的煎熬中,度日如年的情景。

【其五】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清人吴汝纶说这两句“有气骨有采泽,是太白才华过人处”(《唐宋诗举要》),是深中肯綮的。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诚如沈德潜所说:“只弓如月,剑如霜耳,笔端点染,遂成奇彩。”(《唐诗别裁》)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因此邢昉说:“以太白之才咏关塞,而悠悠闲淡如此,诗所以贵淘炼也。”(《唐风定》)在尾联中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其六】

这首诗写了由于匈奴南侵引起新的战争,但在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勇敢的战士们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时北方突厥非常凶悍,对李唐王朝形成了长期严重的威胁。诗人选择汉军抗击匈奴的题材,部分原因即在于此。

扩展阅读

李白:《横江词六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诗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上课时老师也会和我们提到古诗,阅读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心目中的人间绝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横江词六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李白:《横江词六首》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全文赏析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开首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充满地方色彩。“侬”为吴人自称。“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真率,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位于长江西北岸,与东南岸的采石矶相对,形势险要。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然而,有时则风急浪高,“横江欲渡风波恶”,“如此风波不可行”,惊险可怖,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吹倒山”,这是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天门山由东、西两梁山组成。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东梁山又名博望山,位于当涂县西南,“两山石状飚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江南通志》),形势十分险要。“猛风吹倒”,诗人描摹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仿佛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形容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猛烈的暴风掀起洪涛巨浪,激起雪白的浪花,从高处远远望去,“白浪如山那可渡?”“涛似连山喷雪来”。沿着天门山长江江面,排山倒海般奔腾而去,洪流浪峰,一浪高一浪,仿佛高过南京城外江边上的瓦官阁。诗中以“瓦官阁”收束结句,是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瓦官阁即瓦棺寺,又名升元阁,故址“在建康府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方舆胜览》)。它在诗中好比一座航标,指示方向、位置、高度,诗人在想象中站在高处,从天门山这一角度纵目遥望,仿佛隐约可见。巨浪滔滔,一泻千里,向着瓦官阁铺天盖地奔去,那汹涌雄奇的白浪高高腾起,似乎比瓦官阁还要高,真是蔚为壮观。诗人描绘大风大浪的夸张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猛风吹倒天门山”,显然是大胆夸张,然而,从摹状山势的险峻与风力的猛烈情景看,可以说是写得活龙活现,令人感到可信而不觉得虚妄离奇。“白浪高于瓦官阁”,粗看仿佛不似,但从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上看,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长江在安徽地界变为南北走向,所以“海潮”不是西去,而是南去。浔阳,即江西九江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的《琵琶行》所写的,就是这里。牛渚,即采石,历来以地势险峻而闻名,可以用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来形容,其险峻远远胜过马当这个地方。马当,江西彭泽县西北四十里,山形似马横枕大江而得名。“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这两句看似写渡江之险,实则写北上报国之路难行,“风波恶”,是指世事险恶,人心难测,所以才会有一个“愁”字了得。当时诗人避祸江南,也可以说报国无门,这里还没有以酒浇愁,这愁中还存在某种幻想,不似《月下独酌》其四所写的那样“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二十个字中用了三个“愁”字,而且愁到最后,连愁都不来了。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一作楚水东流扬子津。”长江天堑阻隔了李白北上的路途,只能在站在横江向西望了,长江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所以用西望,而不是北望。西秦,指唐朝长安所在的地方,李白念念不忘报君恩。汉水,即长江水,东流到扬子津,古地名,实际上是扬子江畔的渡口。长江到江苏地界,俗称扬子江。李白想由此北上,但“白浪如山那可渡”,正赶上那天狂风大浪,白浪如山,根本无法渡船过江。古代人过江可没有现在方便,无论坐火车或汽车,从长江大桥几分钟就可以完全过江,古代长江上没有一座桥,过江主要是船,那时的船一般都是木头做的,根本架不住淘天的白浪,可以说一不小心就可能船翻人亡。所以在风大的日子,船一般是不过江的。“狂风愁杀峭帆人。”从这句来看,当时的船不仅有橹,还有帆,开船的也不只一个人,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摇橹,一个挂帆。从诗句来看,狂风让人愁不是李白,而是开船的人,因为不能开船渡人,他们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了,那一家人大小日子也没法过。这里实写开船人愁,而真正愁的是李白。他要北上,究竟为何事,六首词都没有交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白不想久居江南,远离唐朝政治中心——长安。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天门,即天门山。“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八月”一词很令人费解,诗写的是江东,写到浙江去的原因,实际上不过是用浙江潮来说明横江浪涛之大。宋代的苏轼苏这样写浙江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农历八月是浙江潮最为壮观的时候,那凶险的程度非比寻常,而横江潮后之浪可与浙江潮相匹敌。可见李白是见过浙江潮的,随手捡来,不着痕迹。最后一句“涛似连山喷雪来”来形容风起涛涌的凶险。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横江驿馆面前渡口的官吏来送,可见那时的津渡是公家渡口,津吏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渡口,对这里的气候变化了如指掌,他遇到李白后,伸出手臂,用手指一指东边,说:“你看,海云出现了。”意思说,马上海潮就要来了,渡船不能渡人了。接着问到“郎今欲渡缘何事?”,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大人您今天渡船北方有什么事呀?”有人根据“郎”这个字,认为李白在横江渡时还是一个年轻人,因为年轻的男子才叫“郎”,但实际上,这“郎”显然不是指人的年纪。“郎”在古代有五种含义:一是地名,春秋鲁邑;二是官名,战国开始设置,秦汉以后遂为朝廷官吏通称;三是指少年男子之通称;四是指女子对情人的昵称;五是姓氏。诗中的“郎”可以用解释为第二种,即郎官之意,比如《史记·司马相如传》:“赋奏,天子以为郎”,又比如《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李白曾在宫中呆了三年,大大小小也算一个官,但这儿离京城有好几千公里,一个渡口的小吏能够知道他在京城做官,可能是因为李白身上穿着唐玄宗赠给他的宫锦袍,人家一看,当然知道他就是一个官了。还没等李白回答,那人就说:“如此风波不可行!”意思是:不管有什么事,是大事或小事,反正今天是行不得了,因为很快就要风起浪涌了。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一作众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这四句诗不仅写长江浪涛之大,“海鲸”是形容浪涛的,而且江面上起了大雾,那就更不能行了。

六首诗中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口北上的惆怅与焦虑。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像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写作背景

对于这组诗创作背景的看法,学界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上海复旦大学及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李白诗选》,均据此诗中“郎今欲渡缘何事”一语,认为“郎”乃古时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因此推定此诗乃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初出蜀时所写。李协民则认为这组诗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秋李白由南陵奉诏赴京途中所作,诗中“显示当时李白初受玄宗信任,急欲上到西秦为玄宗效力,大展宏图”,而“白浪如山”的横江,却阻挡了去“西秦”的道路,可望而不可及,最急人,诗人把急切欲渡的心情写到了十二万分。而黄锡圭《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将此诗系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地点在当涂采石戍之横江馆前;何庆善也认为这组诗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的天宝十四年秋”所作,诗中的横江风波象征着“黑暗腐朽的政治局面”、“岌岌可危的国家命运”,寄寓着“大乱将兴、大祸将起、迫在眉睫的危急形势”。安旗先生则认为这组诗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秋天,李白由幽州归来南下宣城途中经横江浦时所作,认为横江风浪象征安禄山行将叛乱,寄寓着诗人对唐王朝危急形势的忧虑。

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华诗词是众多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阅读古典诗词,促进人们了解历史文化,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原文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珪璋捧赭袍。舐笔和铅欺贾马,

赞功论道鄙萧曹。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韩嫣金丸莎覆绿,

许公鞯汗杏黏红。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南苑草芳眠锦雉,

夹城云暖下霓旄。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期严无奈睡留癖,

势窘犹为酒泥慵。偷钓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沈钟。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祥云辉映汉宫紫,

春光绣画秦川明。草妒佳人钿朵色,风回公子玉衔声。

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白鹿原头回猎骑,

紫云楼下醉江花。九重树影连清汉,万寿山光学翠华。

谁识大君谦让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元稹:《哭吕衡州六首》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便是其中一种,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少的古诗词,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稹:《哭吕衡州六首》”,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稹《哭吕衡州六首》原文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馀。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雕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

雁起沙汀暗,云连海气黄。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

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

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原文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小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在课本上读到古诗词,古诗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你知道有哪些让人惊叹的古诗词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原文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华诗词浩如烟海,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心目中的人间绝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词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精髓,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原文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诗歌在中国具有悠远历史的,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学习古诗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念念不忘?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原文

伤禽我是笼中鹤,沉剑君为泉下龙。

重纩犹存孤枕在,春衫无复旧裁缝。

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高事,唯念山深驿路长。

公无渡河音响绝,已隔前春复去秋。

今日闲窗拂尘土,残弦犹迸钿箜篌。

婢仆晒君馀服用,娇痴稚女绕床行。

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我随楚泽波中梗,君作咸阳泉下泥。

百事无心值寒食,身将稚女帐前啼。

童稚痴狂撩乱走,绣球花仗满堂前。

病身一到繐帷下,还向临阶背日眠。

小于潘岳头先白,学取庄周泪莫多。

止竟悲君须自省,川流前后各风波。

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阅读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关于经典的古诗词你还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相关文章

  •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原文...
    时间:06-16 古诗三百首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小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在课本上读到古诗词,古诗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你知道有哪些让人惊叹的古诗词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间:06-16 古诗三百首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 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华诗词浩如烟海,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心目中的人间绝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巢父将许由,...
    时间:07-06 李白的诗     古诗文阅读     古诗句    
  • 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词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精髓,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
    时间:06-27 二拍     陈子昂的诗     古诗三百首    
  • 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诗歌在中国具有悠远历史的,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学习古诗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念念不忘?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原文伤禽我是笼中鹤,沉剑...
    时间:06-16 古诗三百首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