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古诗词 > 导航

杜甫:《观兵》

发表时间:2022-07-06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关于古诗词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观兵》”,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杜甫:《观兵》www.GS83.Com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扩展阅读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阅读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您收藏了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善于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此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唯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轻狂的青年时期。

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华诗词是众多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在上课时老师也会和我们提到古诗,学习古诗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您绝对不会忘记的古诗是那一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跼.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学习阅读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歌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在小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在课本上读到古诗词,古诗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于经典的古诗词你还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全文赏析

诗的开头八句是先写公孙大娘的舞蹈:很久以前有一个公孙大娘,她善舞剑器的名声传遍了四面八方。人山人海似的观众看她的舞蹈都惊讶失色,整个天地好像也在随着她的剑器舞而起伏低昂,无法恢复平静。“霍如羿射九日落”四句,或称为“四如句”,前人解释不一,这大体是描绘公孙舞蹈给杜甫留下的美好印象。羿射九日,可能是形容公孙手持红旗、火炬或剑器作旋转或滚翻式舞蹈动作,好象一个接一个的火球从高而下,满堂旋转;骖龙翔舞,是写公孙翩翩轻举,腾空飞翔;雷霆收怒,是形容舞蹈将近尾声,声势收敛;江海凝光,则写舞蹈完全停止,舞场内外肃静空阔,好象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

“绛唇珠袖两寂寞”以下六句,突然转到公孙死后剑器舞的沉寂无闻,幸好晚年还有弟子继承了她的才艺。跟着写她的弟子临颍李十二娘在白帝城重舞剑器,还有公孙氏当年神采飞扬的气概。同李十二娘一席谈话,不仅知道她舞技的师传渊源,而且引起了自己抚今思昔的无限感慨。

“先帝侍女八千人”以下六句,笔势又一转折,思想又回到五十年前。回忆开元初年,当时政治清明,国 势强盛,唐玄宗在日理万机之暇,亲自建立了教坊和梨园,亲选乐工,亲教法曲,促成了唐代歌舞艺术的空前繁荣,当时宫廷内和内外教坊的歌舞女乐就有八千人,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又在八千人中“独出冠时”,号称第一。可是五十年历史变化多大啊!一场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的整个天下闹得风尘四起、天昏地黑。唐玄宗当年亲自挑选、亲自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梨园弟子、歌舞人材,也在这一场浩劫中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这个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的舞姿,还在冬天残阳的余光里映出美丽而凄凉的影子。对曾经亲见开元盛世的文艺繁荣,曾经亲见公孙大娘《剑器舞》的老诗人杜甫说来,这是他晚年多么难得的精神安慰,可是又多么地令他黯然神伤啊!这一段是全诗的高潮。善于用最简短的几句话集中概括巨大的历史变化和广阔的社会内容,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表现。

“金粟堆南木已拱”以下六句,是全诗的尾声。诗人接着上段深沉的感慨,说玄宗已死了六年,在他那金粟山上的陵墓上,树已够双手拱抱了。而自己这个玄宗时代的小臣,却流落在这个草木萧条的白帝城里。末了写别驾府宅里的盛筵,在又一曲急管繁弦的歌舞之后告终了,这时下弦月已经东出了,一种乐极哀来的情绪支配着诗人,他不禁四顾茫茫,百端交集,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长满老茧的双足,拖着一个衰老久病的身躯,寒月荒山,踽踽独行。身世的悲凉,就不言而可知了。“转愁疾”三字,是说自己以茧足走山道本来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时,却反而怪自己走得太快了。

这首七言歌行自始至终并没有离开公孙大娘师徒和剑器舞,但是从全诗那雄浑的气势,从“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这样力透纸背的诗史之笔,又感到诗人的确是在通过歌舞的事,反映五十年来兴衰治乱的历史。王嗣总评这首诗说:“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杜诗祥注》引《杜臆》)这一段评语,分析全诗的层次、中心,说得相当中肯。但是,他说“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并不符合杜甫本来的思想,杜甫是十分重视和热爱艺术的。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既有“浏漓顿挫”的气势节奏,又有“豪荡感激”的感人力量,是七言歌行中沉郁悲壮的杰作。开头八句,富丽而不浮艳,铺排而不呆板。“绛唇珠袖”以下,则随意境之开合,思潮之起伏,语言音节也随之顿挫变化。全诗既不失雄浑完整的美,用字造句又有浑括锤炼的功力。篇幅虽然不太长,包容却相当广大。从乐舞之今昔对比中见五十年的兴衰治乱,没有沉郁顿挫的笔力是写不出来的。

写作背景

诗人写此诗年已55岁,饱经忧患,却仍滞留异乡,自有不胜今昔兴衰之感,诗中借几十年前观看玄宗开元年间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回忆,倾述了这种感情。

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舞蹈家。弟子:指李十二娘。剑器:指唐代流行的武舞,舞者为戎装女子。大历二年:公元七六七年。开元五载:公元七一七年。剑器浑脱:《浑脱》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武舞,把《剑器》和《浑脱》综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舞蹈。

相关文章

  •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我经华原来,不复...
    时间:07-06 三言     杜甫的诗     三国演义小说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歌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在小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在课本上读到古诗词,古诗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于经典的古诗词你还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供大家借鉴和使用...
    时间:07-06 杜甫的诗     古诗文阅读     古诗句    
  • 孟郊:《赠李观(观初登第)》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上课时老师也会和我们提到古诗,阅读古典诗词,增加人们对人类本身的了解,增加人生体验,你知道有哪些让人惊叹的古诗词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孟郊:《赠李观》”,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孟郊《赠李观》原文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谁言...
    时间:06-16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    
  • 韩愈:《赠郑兵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也会专门去学习古诗词,古诗在培养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哪些经典的古诗词你还记得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赠郑兵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韩愈《赠郑兵曹》原文尊酒...
    时间:06-16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    
  • 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歌在中国具有悠远历史的,在小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在课本上读到古诗词,阅读古典诗词,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关于古诗词你知道多少?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时间:07-06 杜甫的诗     高适的诗     古诗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