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古诗词 > 导航

韩愈:《答李翊书》

发表时间:2022-06-16

古诗词赏析。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华诗词浩如烟海,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你还知道有哪些唯美的古诗句?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韩愈:《答李翊书》”,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全文赏析

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如,他在《争臣论》一文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在《答李秀才书》中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第二段形象的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要写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寻找一盒能让东施变西施的外用美丽霜,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教高的道德水准,诗之树、文之灯才根深叶茂、光焰万丈!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就有了经济苍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悯难怜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则鸣,有愤激则书,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为一切正义和真理摇旗呐喊、奔走呼号。金银财色不能动其心,酷刑利刃不能钳其口。想不说话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呀,何需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冥搜虚饰以敷缀其文呢?

扩展阅读

元稹:《早春寻李校书》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诗歌在中国具有悠远历史的,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学习古诗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念念不忘?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稹:《早春寻李校书》,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元稹《早春寻李校书》原文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梅含鸡舌兼红气,

江弄琼花散绿纹。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诗歌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学习一些诗词,阅读古典诗词,促进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您绝对不会忘记的古诗是那一句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韩愈:《答张十一功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原文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全文赏析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功曹》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诗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韩愈写此诗作答。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

元稹:《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回眸中国千年之历史,诗歌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的童年里都阅读过诗词,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你读过的古诗词还有哪些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稹:《凭李忠州寄书乐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元稹《凭李忠州寄书乐天》原文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峡寄江州。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

杜牧:《书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便是其中一种,在上课时老师也会和我们提到古诗,熟读熟背古诗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你读过哪些惊艳绝绝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书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牧《书事》原文

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

失计抛鱼艇,何门化涸鳞。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我们小时候都阅读过一些诗词作品,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那些一眼惊艳的古诗词你还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原文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杜牧:《雪中书怀》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诗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少的古诗词,阅读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哪些经典的古诗词你还记得多少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杜牧:《雪中书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雪中书怀》原文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縆升,若鸾凤葳蕤。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们上学时候一定学习过一些诗词,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对于中国的古诗词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原文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

不忍虚掷委黄埃。

相关文章

  • 杜牧:《书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便是其中一种,在上课时老师也会和我们提到古诗,熟读熟背古诗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你读过哪些惊艳绝绝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书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杜牧《书事》原文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
    时间:06-15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    
  •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我们小时候都阅读过一些诗词作品,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那些一眼惊艳的古诗词你还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孟郊《与韩愈、李翱、...
    时间:06-16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    
  • 杜牧:《雪中书怀》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诗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少的古诗词,阅读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哪些经典的古诗词你还记得多少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杜牧:《雪中书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杜牧《雪中书怀》原文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
    时间:06-15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    
  •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们上学时候一定学习过一些诗词,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对于中国的古诗词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韩愈《...
    时间:06-16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    
  • 韩愈:《赠河阳李大夫(李芃,河阳节度使)》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您收藏了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韩愈:《赠河阳李大夫》”,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韩愈《赠河阳李大夫》原文四...
    时间:06-16 古诗词赏析     古诗集     抒情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