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授日记 篇1
我非常赞同教授的观点:如果你没有真正走进一名教师,不曾深入的了解他所处的特定的教学环境,就没有资格对他的课进行点评。我没有真正饯行王教授的教学模式,只是根据这些日子以来我身边的同事所作的探索课及我们之间的交流,来谈一谈我的感受。这些感受注定是浅薄、片面、直观甚至是偏激的。也许它唯一的可贵之处就是真实吧。
我的感受主要有两种:惊喜与疑惑。
惊喜的是一直以来,不断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不懈动力就是变革与维新,然而,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无一例外的由于遭遇质疑、阻挠而举步维艰。教学改革也是如此。而王教授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去认真学习!我真的从心底里深深地佩服并尊重他。疑惑的是许多老师在探索与实践教授模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暂时无法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却是这种模式所回避的,因此教授本人也不曾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惊喜的是,知识树的创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体现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疑惑的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的小学英语学科的知识树都是一个样子,左边单词右边句型,每一课都是信手拈来的把知识简单的划分为单词与句型,如此单调又毫无悬念的重复意义何在呢?
惊喜的是新模式是如此的重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疑惑的是对于那些学习意识淡薄,由于年龄小而毫无自制力的学生即便是一对一的进行教学都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自学又从何谈起呢?
惊喜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疑惑的是这样的座位位置无法兼顾学生的视力调整与骨骼生长,也给课上纪律带来了隐患。
惊喜的是人人清的理念关注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也是深藏在所有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最高理想。疑惑的是这个理想太过高远,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学困生了。英语大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完美的做到了人人清,那是台下练习了无数次后的完美表演,不是真正的教学。
惊喜的是我们要进行新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了,疑惑的是我们身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竟然没有自己的教学模式,而只能听任前人探索的模式。
我有太多的惊喜与疑惑,惊喜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怀有美好崇高的教学理想,疑惑的是只要整体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改变,我们所作的一切改革也只不过是在为提高应试技巧做准备,在高分与高能之间走钢丝。什么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看看六年级毕业考试前晚自习中忙忙碌碌的身影就知道了。
希望我们会在解决疑惑中,创造惊喜,不断前行吧。
教授日记 篇2
XX教师的讲座使我与人交往的意义,也注意到了一些平常要与人交往时容易忽略的问题,让我及时地了解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告诉我怎样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让我更加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陈教师更是经过游戏的方式告诉我们,手机里的并不是朋友,身边的人才最重要。陈教师的话,使我更加了解与朋友之间交往的方式:尊重和理解。
上了大学的我们多少都会有些迷茫,大学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我们要学着怎样在这个小社会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当我听完陈教授的报告,我心里明朗了许多。首先我们要多和别人沟通,把握人际交往的几大原则,待人尊重,真诚。其次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你越退缩,困难就会离你越来越近,而是坦然应对,尽最大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好;最终我们不要忽略眼前人,我们能够特立但不要独行,如果有羞怯,就放下包袱勇敢迈出第一步,如果有敏感,就放平心态,接纳包容。带着微笑生活,带着赞美远航,仔细聆听那远方的声音。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正处在从学校到进入社会的磨合阶段,最需掌握的是时刻都需要到的人际交往。在人生中,获得得社会支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满足交往的需要,是身心健康的保证;完成社会化,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必然经历。所以,学会恰当的人际交往是必然的。其次,在人际交往中,最常用到的就是与人沟通,陈教师给我们列举了在沟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让我们更清楚在与人沟通中该注意到的问题。经过陈教师的讲座,我更加了解、学习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在与人交往中该把握住的原则。
教授日记 篇3
通过听联校史校长专题报告、县局刘斌老师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学习。
刘老师主要给我们讲了《小学英语教师新课改理念与教材分析》,其中新课改理念中他给我们谈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重点是要找出与教材有直接关系的一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也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重点给我们谈了对教材的使用:就是要结合实际教材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鼓励开发校本教材。结合内容给我们看了相关课例,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原来英语课可以上得这么生动有趣,而为什么我们自己没能做得这么好呢?在英语基础欠缺的同时,我想更多的是缺乏经验,没有灵活的使用教材,听了蓝卫红老师的报告,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从那些经典的课例中,更有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去效仿的。
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认真模仿和跟读范读者所读的字母、音素、单词、句子等,并经常朗读所学内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从老师教的方面说,在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在课外也要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听说先行”,“读写紧跟”刘老师在讲这个问题上,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总之,刘老师,史老师的讲座让我领会到了许多的教学知识,归纳起来最大的启示就是:只要肯潜心钻研,皇天就不会负苦心人。在教学中,除了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钻研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